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校科协的指导下,11月1日至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学院科普团队的志愿者们分别在中关村第一小学怀柔分校第20届科技节,“科技遇见美好生活”雁栖顶秀乐活嘉年华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科技节进行了三次科普活动,为小朋友和家长们带来光学基础知识的讲解。
“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如何影响光的传播方向呢?”许先达同学用三线激光光源和透镜组为小朋友们演示了光通过透镜后的变化,让小朋友们清晰地认识到了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凹透镜则会使光发散。许先达同学还为求知若渴的小朋友们讲述了激光的特点和产生原理。
“那近视的同学戴的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呢?”在明白透镜的原理后,高晓燕同学和常艺暄同学为小朋友演示了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让小朋友们清晰地认识到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之前,远视眼则是由于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之后。两位同学在讲解过程中还告诫小朋友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健康用眼。
“光是如何反射折射的呢?”曹玉同学和张天琪同学用激光光源和平面镜为小朋友们演示了光的折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并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光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原理。
“照相机,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什么呢?”乔一曼同学和丁相茹同学则通过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演示,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成像原理的应用。原理讲解完毕后,两位同学还带着学生们动手体验凸透镜成像的过程。
“为什么戴上红蓝眼镜我们就能看到立体的画面呢”科普团队的同学们为同学们准备了红蓝眼镜来体验3D画面,并讲解了其中的原理。红蓝3D是通过红蓝眼镜的红色和青色镜片过滤光来使两眼看到不同画面,左眼看到的是红色通道,右眼看到的是另一个视角的绿色和蓝色通道,两眼画面叠加就会形成立体影像。
除了上述的小实验外,科普团队的同学们还为小朋友和家长们演示了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三原色、小孔成像,光的色散等等。小朋友们对光学小实验的动手操作,对光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进一步埋下了“光”的种子。
在此次的科普活动中,通过国科大光电学院同学们对光学知识的讲解,激发了小朋友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兴趣,培养了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探索科学的意识,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科学文化素养,让科技强国的目标在小朋友们的心中扎根生芽,为科技强国建设添砖加瓦。